社會閒散(social loafing)是指當人們在群體中工作時,比獨自工作投入較少的努力(而且通常表現得比較差)。一些學者們質疑社會閒散是否是種普遍的現象,但學生們必定可以舉出許多在他們的小組報告中有關社會閒散問題的實例吧!
在1920年代有一名德國研究者進行一項實驗,發現團體行為影響個體表現。實驗設計是要求工作者盡他們所能用力地拉一繩索,並測其力量。他安排各種不同的拉繩方式,有參加者獨自拉,3人一組拉,或8人為一組拉等不同情形。當獨自拉時,個體平均施展63公斤的力;在3人一組來拉時,總團體力160公斤,每人平均僅53公長;8人1組來拉時,總團體力量是248公斤,每人平均降至31公斤,比獨自拉時少一半。這種個體在團體中較不賣力的現象,就是「社會閒散」效果。此一發現否定了整體團體所出的力量應等於個體所出力量的總和,而且團體規模愈大,個體的努力程度會愈低。
社會閒散最有可能發生在大規模的團隊中,因為個人的努力與付出難以認定。這特別是指當小組成員獨自工作來達成共同目標的情況,例如:他們有很低的任務關聯性。在這些情形下,員工便不用煩惱自己的績效會受注目。社會閒散較不可能發生在能令員工感興趣的工作上,因為他們有比較高的內在動機去執行他們的任務。此外,當團隊的目標是意義深重的時候,這種現象也比較少見,有可能是因為個人感受到其他成員表現優異的壓力。最後,社會閒散在當團隊成員擁有強烈集體意識的價值觀時也不多見,因為他們重視團隊的會員關係且秉持著為群體目標賣力的信念。
減少社會閒散的方法有:建立較小的團隊、專業分工、衡量個人績效、增加工作豐富化、慎選有成就動機的員工。
搭便車效應(free-riding effect),說的是隱藏在群體中的自己,因為付出的多寡,最後都歸功於群體,個人的貢獻無法被衡量。因而不願意付出太多努力,只做少少的努力程度。也就是「哎呀反正我做多做少,我的努力的不會被彰顯,何必要自討苦吃呢!」。第二個原因是吸吮者效應(sucker effect),擔心自己付出太多,不願意被其他成員佔便宜,因而減少努力。也就是「哼…其他人不用付出就可以得到我的成果,我才不要被當傻子呢!還是蒙混過關就好。」
社會閒散就是個人的努力與團隊表現,並沒有直接、明顯的關聯,個人因而認為自己付出的努力無法獲得辨識,導致責任分散、個人的努力降低。但更有趣的是社心學家威廉斯觀察到,在社會閒散之後,會有人出來做社會補償(social compensation),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當人們認為自己做的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工作時,同時也預期夥伴們表現不佳,因此就會選擇付出更多的努力,來提升團隊的表現。
原文1
原文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